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苏培成教授做客人民网 解读汉字进入简化字时代

作者: [发表时间]:2009-03-1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浏览次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2月2日,一位署名“老愚”的网友发表博文,文章说,在2月1日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季老在谈及国学普及时认为,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因为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里面。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觉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这也不能成为使用简化字的理由。 这篇不足300字的博文在短短两天内阅读量高达25万人次,3000余网友留言评论,并迅速被儒教复兴论坛、中国孔子网等网站转载,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正确与否的旧话题,再次被捧到世人眼前。白话文运动及简化汉字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国学是否等于繁体字等一系列由此引发的讨论,一时间铺天盖地。支持者和反对者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今天人民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做客解读汉字进入简化字时代。首先,非常感谢苏老师的到来。

苏培成:谢谢,各位网友好,我很高兴有机会到这里和网友进行学术交流。

简化字不是倒退是进步

前段时间因为季羡林批评说汉字简化和拼音化是误入歧途,一场关于简体字存废的激烈争议热遍网络。针对季老的批评之说,苏教授认为,简化字不是“歧途”,而是历史趋势,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我们的汉字要从殷商时期甲骨文算起,到现在3700年。3000多年汉字的演变,大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不是由简到繁。”苏教授介绍,不仅“由繁到简”是字体变迁的大方向,而且我国推行的简化字“绝大多数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俗字”,所以说推行简化字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适应了历史的发展。

苏教授还介绍,简化字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编出来的,而是千百年来群众的使用习惯。“李登辉当总统的时候,有一年台湾闹学潮,李登辉临时给台湾管教育的负责人写了一个便条,告诉他怎么怎么处置,这个便条我们看到了,里面好几个简体字。台湾不承认大陆简化字,但实际连他的领导人平常写字的时候照样有简体字,这一点不奇怪。大家要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使用简化字绝不是历史倒退,而是千百年来广大群众的使用习惯。我们今天的简化字也不是少数学者关起门来在自己的房里编造的。简化字的来源是约定俗成,我们推行简化字,就是把民间使用的简体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加以公布。”

汉字已经进入简化字时代

苏教授认为,汉字已经进入了简化字时代,使用简化字与继承传统文化并不冲突。针对季老的说法,苏教授反问道“祖先没有用,我们就不能用?”

苏教授介绍“我们汉字用了3000多年,祖先没有感到不方便,为什么现在要简化呢?我体会季先生大概是这个意思。那么我要告诉各位,3000多年的汉字,并不是停滞的。3000多年汉字是不断地在发展。不是古人3000年前就是我们现在的繁体字。”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我认为,到今天,在中国大陆,汉字已经进入了简化字时代。这和过去祖先的不一样了。祖先受当时时代的局限,他也觉得繁体汉字笔画繁多,学习应用困难。但是他没有条件、没有办法。新中国建立之后,人民政府掌握汉字发展的趋势,为了提高全民文化,普及教育,大力推行简化字。这是一种进步,你怎么能说祖先没有用,我们就不能用呢?”

苏教授认为,普及简化字与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学者将在自己的研究成果用简化字写成著作,“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认识几个繁体字也好,不认识几个繁体字也好,他们是通过读那些专家学者研究古代文化的专著,间接地继承传统文化。”所以,简化字并不妨碍传统文化。

我们为什么要推行简化字

苏教授认为,推行简化字的理由很简单“容易学,容易用”。

在谈到为何要推行简化字,苏培成教授表示,容易学,容易用就是简化字的优势,尤其是在电脑打字的今天,简化字相对于繁体字是有优势的。

“我觉得根本的道理就是简化字比较容易学,比较容易用。我再补充一点理由,今天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电脑在中国大陆已经普及。过去我们用笔写字,今天我们用电脑打字、激光照排。北大的方正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在电脑屏幕上是繁体字清晰,还是简化字清晰?有人说电脑打字不管繁简,都是清晰的。但是在阅读上,在清晰度上,说实在话,简化字比繁体字清晰得多。你需要打繁体字的时候,密密麻麻的笔画,打简化字的时候,清晰得多。这样有好处吗?当然有好处。节省视力。我们很多年轻人整天在电脑前工作,整天盯着繁体字,姑且不说你输入的时候遇到的障碍,就是你阅读的时候,从节省目的这个角度,也是不可小看的。所以我刚才念一个数字,95%的人平常都写简化字。我们要问问他们,如果明天我们把简化字都废除了,都改成1956年以前的繁体字,你们赞成不赞成?我想你如果问一般的民众,恐怕他们是很不赞成的。他们没觉得使用简化字有什么不方便,没觉得使用简化字给自己的文化提高受到什么影响。我们简化字的书,这些年改革开放,在台湾很流行。其中一个原因,我刚才说了,由于大陆国力的增强。再有,就是大陆出版的由简化字印的书报,里面有很大的信息量,要了解我这个知识、信息,必须读简化字。所以简化字的应用,50多年来,没有给我们的文化传播造成负面影响,相反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效果。所以我相信,虽然有争论,但是繁简趋势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

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此话分量太重

苏教授认为,“毁灭中华文化”一说“分量太重”。

苏培成教授对此的看法是“我想这样的论断是不是有一点过分,‘毁灭中华文化’,这个话分量太重。”苏教授认为,把古代汉语改为现代汉语,但是里面的思想、里面的观点、里面的文化没有变。通过读古书今译对古代文化有些了解,而且对古代文化了解的多一些,这没有什么不好。

“所以古书今译只是给暂时没有条件直接读古书的一般人提供一个简便的接受古代文化的条件。我想不要反对。人们的文化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的业余时间有多有少,工作不一样,千变万化。没有条件直接读古书的人,读古书今译。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没有损害,谈不上毁灭。”

嘉宾简介

苏培成:1935年出生,天津市人。196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现代汉字的教学和研究。还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辞书学会顾问、中国文字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汉语大字典》(修订本)专家审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出版的著作有:《现代汉字学纲要》、《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探索》、《关注社会语文生活》、《标点符号实用手册》、《现代汉语辨析字典》、《新华多功能字典》(与曹先擢共同主编)等。

上一条:2009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下一条:苏士澍委员: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